ˇ
南宋·审安老人
《茶具图赞》
1.韦鸿胪(茶炉):名文鼎,字景旸,号四窗间叟。
◎尺寸:高七寸,内径四寸,炉脚高三寸,风穴高一寸,炉腹深三寸五分;
◎材料:铜、瓷、铁、竹等,竹茶炉又名“苦节君”,文人喜。
唐传 日本茶道风炉(釜)
2.木待制(茶槌):名利济,字忘机,号隔竹居人。
通常先用槌和臼把茶舂碎,再用茶碾把茶碾成茶末,最后用茶磨来磨,让茶汤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。
ˇ
3.金法曹(茶碾):研古、轹古,字元锴、仲鉴,号雍之旧民、和琴先生。
茶碾,古以金、银、铜、铁为之,皆能生鉎,今以青礞石最佳。
晚唐五代 白釉茶碾
ˇ
4.石转运(茶磨):名凿齿,字遄行,号香屋隐君;
材料为青礞石,有化痰、去积食的功能,可增大茶的功用。
日本茶道 传统茶磨
5.胡员外(茶入、瓢杓):名惟一,字宗许,号贮月仙翁。
ˇ
6.罗枢密(茶罗):名若药,字傅师,号思隐寮长。
茶罗,径五寸,以纱为之。细则茶浮,粗则水浮。
唐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色茶罗子
ˇ
7.宗从事(茶帚):名子弗,字不遗,号扫云溪友。
8.漆雕秘阁(茶托):名承之,字易持,号古台老人。
秘阁为君主藏书之地,宋代有“直秘阁”之官职,这里有茶托承持茶盏,“亲近君子”之意。
ˇ
9.陶宝文(茶碗):名去越,字自厚,号兔园上客。
兔毫盏·宋徽宗言:“盏色贵青黑,玉毫条达者为上。”
黑乐抹茶碗
ˇ
10.汤提点(水注):名发新,字一鸣,号温古遗老。
◎材质:宋人认为黄金为上,银次之,朱权提出用瓷,无异味,但易熏黑和损坏;
◎形状:大腹小口,体积要小,《大观茶论》中提出壶嘴长且弧度小,出水口小而尖锐。
ˇ
11.竺副帅(茶筅):名善调,号希点,号雪涛公子。
宋徽宗认为茶筅,以斤竹老者为之。身欲厚重,筅欲疏动,本欲壮而未必眇。当如剑背,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。
中·前端尖锐细条 日·前端弯曲成弧
ˇ
12.司职方(茶巾):名成式,字如素,号洁斋居士。
赞曰:互乡之子,圣人犹且与其进,况瑞方质素经纬有理,终身涅而不缁者,此孔子之所以洁也。
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
ˇ
更多信息
关注“云南树说茶业有限公司”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