ˇ
喜欢山林野趣的古人,饮茶大壶大碗。茶佳洁器,有贝皆可为,但古人饮茶之雅趣,新泉活水、松风竹炉、隔篱相呼的情怀,今难追寻。
南宋 刘松年《撵茶图》
关于制茶
ˇ
其造具,若方春禁火之时,于野寺山园,丛手而掇,乃蒸、乃舂,乃复以火干之,则又棨、扑、焙、贯、棚、穿、育等七事皆废。
寒食节,寺院茶园间,采叶、蒸熟、捣碎、烘烤干燥,便可饮用,无需制茶七具。
关于器具
ˇ
其煮器,若松间石上可坐,则具列废。若瞰(kàn)泉临涧,则水方、涤方、漉水囊废……
山间松林,器可置石上,则置器之具皆可不用。若于泉水溪边,则水方、涤方等可不用……
ˇ
但城邑之中,王公之门,二十四器阙一,则茶废矣。(王孙贵族饮茶二十四器缺一,则不谓之饮茶)
●更多知识请点击树说>茶文茶事>十二先生与茶道六君子And茶业知识>《茶经》二之器
自姿以适己
ˇ
◎茶尚清俭,皇宫贵族崇尚奢侈,其中没有绝对对错。
◎有人借茶修行,有人将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或有人将茶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……不同的人对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,既对立又统一。
十之图
ˇ
陆羽将采茶制茶步骤绘制书写在白绢上,作日常指导之用。
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,分布写之,陈诸座隅,则茶之源、之具、之造、之器、之煮、之饮、之事、之出、之略,目击而存,于是《茶经》之始终备焉。
ˇ
更多信息
关注“云南树说茶业有限公司”公众号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