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茶文化-茶叶知识-制茶·唐与宋

制茶·唐与宋

作者:春润枝


唐.png

ˇ

唐制茶工序有七:(用籝)(用甑与釜)(用臼)(用规塑形)(晾茶,焙茶)穿(串茶)(藏茶,用育)

1.采-

,以竹织之,茶人负以采茶也。

◎拓:为保证鲜叶嫩度,装茶器具,一要通风透气,二要能抗重压为一种竹编容器

籝.png

清·紫檀竹编茶籝 清·竹编茶

ˇ

2.蒸-zèng

◎甑,或木或瓦,匪腰而泥,篮以箪之,蔑以系之。

◎灶,无用突者。釜,用唇口者。

◎拓:是炊具,放在上,釜里面放,甑类似蒸锅,内放竹制隔水箪,茶放箪上,蒸茶用。

釜.png

ˇ

3.捣-

◎杵臼,一曰碓,惟恒用者佳。

◎拓:茶捣成茶泥,放入规中,拍之成型。

ˇ

4.拍-

规,一曰模,一曰棬。以铁制之,或,或,或

焙茶图.png

辽 张匡正墓壁画 备茶图

石墨定型.png

石墨定型

ˇ

5.焙-(bī)(qǐ)

拓:用芘莉晾茶,干后用将茶穿孔,用串起来,放在上焙干,以便运输储存。

◎芘莉,以二小竹,长三尺,躯二尺五寸,饼五寸。

◎棨,一曰锥刀,柄以坚木为之,用穿茶也。茶刀)

◎贯,削竹为之,长二尺五寸,以贯茶焙之。

◎棚,一曰栈,以木构于焙上,编木两层,高一尺,以焙茶也。

◎扑,一曰鞭,以竹为之,穿茶以解茶也。(成串茶饼方便输送)

焙茶.png

ˇ

6.穿-(地区不同,工具不同)

拓:将团茶按一定重量用扑串起,便于计量、存储与运输

ˇ

7.封-

育,以木制之,以竹编之,以纸糊之,中有隔,上有覆,下有床,旁有门,掩一扇,中置一器,贮煻煨火,令煴煴然,江南梅雨时,焚之以火。



宋.png

ˇ

宋制茶工序有七:采、拣、蒸、榨、研、造、过黄。

1.:必须在日出之前,以保证茶叶肥厚滋润;

采茶.png

ˇ

2.:将茶按品质高低分类;(小芽、中芽、紫芽、白合、乌带等)

茶与老人.png

ˇ

3.:与唐基本一致;

ˇ

4.:用榨床把茶叶中的水分、油膏榨出,然后将茶叶与油膏反复揉搓,直至干透;

揉捻.png

ˇ

5.:以柯木为杵,瓦盆盛装,边加水边研磨;

研磨器.png

ˇ

6.:入磨模型,模有四十余种。

宣和北苑贡茶图示 节选

ˇ

模1.png

模.png

ˇ

7.光黄:茶饼干燥。烈火烘焙,沸水焯,复三次,慢火焙,焙好后入密封室内,以扇扇之,团茶制成矣。

龙凤茶饼.png

龙凤茶饼



ˇ

更多信息

关注“云南树说茶业有限公司”公众号

二维码.png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