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茶文化-茶叶知识-《茶经》七之事

《茶经》七之事

作者:春润枝


标题.png

ˇ

陆羽.png

陆羽



以茶代酒

ˇ

归命侯,韦太傅弘嗣。

吴国君主孙皓嗜酒,每次设宴,大臣必须喝足七升酒。下有文臣,名韦曜,学富五车,受孙皓敬,其酒量不过二升。文人爱颜面,酒醉不堪雅观,故孙皓暗中赐他好茶,以茶代酒

清酒.png



与帝王

ˇ

世祖武帝。

◎南朝齐武帝萧赜(zé),诏中下令“葬礼从简”,设些饼、茶饮、干饭等即可。

◎宋徽宗精于茶道,善点茶,著《茶论》,后人称《大观茶论》

◎康熙皇帝喜茶,六次南巡,四次去西湖茶区,封胡公庙前十八棵茶室为“御茶”。

宋徽宗.png



《唐本草》

ˇ

皇朝 徐英公勣(jì)

中唐,徐勣等人修订《新修本草》,称《唐本草》。关于茶正文记载四十五字,注释文五十字。

◎正文(节选):“茗,苦荼。茗,味甘、苦,微寒,无毒。”

◎注文(节选):“苦荼,树小如栀子,冬生叶,可煮作羮饮。今呼早采者为荼,晚取者为茗,一名,蜀人名之苦荼,生山南、汉中山谷。”

芽叶.png



一曰檟 一曰蔎

ˇ

《尔雅》:“檟,苦荼。”

《方言》:“蜀西南人谓檟曰蔎。”

,就是苦茶。蜀西南人把茶叫(shè)。从茶乡云南佤族人民那里可以看到最原始、最古老的饮茶习惯,最为特别的就是喝苦茶。

茶.png



茶膳 茶与食

ˇ

傅咸《司隶教》曰:“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,为廉事打破其器具,后又卖饼于市,而禁茶粥以蜀妪,何哉?”

◎茶粥兼有茶、米之香,从集市卖茶老妪故事可以看出,饮茶粥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
◎日本奈良茶粥,源自奈良大寺取水节。茶刚从中国传入日本时,属于贵重饮品兼药品,只有高级别寺庙可以品饮。

和尚.png

茶泡饭.png

茶泡饭 始于汉



南中茶子

ˇ

傅巽(xùn):“蒲桃、宛柰,齐柿、燕栗,恒阳黄梨,巫山朱橘,南中茶子,西极石蜜。”

将“茶中南子”与珍惜的水果并列,可见此茶非常有名。南中历史上指现在的云南、贵州和四川南部,据文献知此茶多半是云南普洱茶

茶汤..png



 季与茶之功

ˇ

◎东去春来,宜饮花茶;

◎夏日炎炎,宜饮绿茶,清热,生津止渴;

◎秋季天高气爽,秋燥,宜喝青茶,除积热,润喉生津;

◎冬季天寒地冻,避寒,宜喝红茶,富含蛋白质喝糖,暖胃,增强人的御寒能力。

花茶.png



 

ˇ

更多信息

关注“云南树说茶业有限公司”公众号

二维码.png

相关内容